淮安市洪泽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淮安市洪泽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洪泽区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助推水稻单产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12-28     浏览次数:     来源:

2023年11月,淮安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对洪泽区岔河镇东陈村水稻万亩示范片进行现场实产验收,平均产量762.3公斤/亩,比全区水稻平均产量635公斤/亩增产达127.3公斤/亩,亩实现节本增效348.8元、节本增收水平达18.2%,带动示范片农户实现增收365万元。

近年来,洪泽区以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抓手,狠抓水稻万亩示范片建设,调优品种结构,提升产量品质,扩大品牌效应,延长产业链条,全力打造绿色稻米产业基地,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推动优质稻米产业提质增效。

创新建设模式,推进要素集聚。探索“农技部门+村集体+农业龙头企业”示范片建设模式,市、区农技单位对示范片进行挂片指导服务;岔河镇东陈村引进淮安市洪泽岔东绿色食品公司共同参与示范片建设,实行“企业领创+村级协创”村企共建机制。积极争取135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集聚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机制创新、绿色优质农产品建设等项目在示范片内实施,推进连片规模化开发,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农业节水灌溉,创建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建设绿色稻米高水平示范基地。

狠抓技术应用,发挥示范引领。岔河镇东陈村与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市农科院等签订合作协议,在示范片内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试验示范基地,引进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南粳5718、宁香粳10号;实行工厂化集中育秧,培育精良壮秧,采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普及应用土壤深耕+秸秆还田技术、化肥减量施用技术,推广水稻一次性侧深施肥技术;推广绿稻轮作、稻田养鸭、稻虾轮(共)作等生态种养模式;使用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诱捕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引进试验示范水稻钵苗机插技术,新购置水稻钵苗育秧秧盘3.8万盘、插秧机2台,建设1080亩水稻钵苗机插高产示范方,建成省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1个、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个,示范片化肥、农药“双减量”技术应用率达98%以上,使用量减幅达20%以上,成为全区水稻种植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示范创建高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大面积应用。

培育服务组织,提升创建水平。在示范片内推行“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基地农户”三方共同参与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建立大型稻米加工企业2家、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13家。由淮安市洪泽岔东绿色食品公司牵头岔河镇德富农机专业合作社、岔河镇浔北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岔河镇瑞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淮安柴米河环白马湖岔河育秧基地、淮安丰盈粮食烘干中心等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将农户服务需求、农业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围绕水稻耕地整田、商品化集中育供秧、机械插秧、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机械施肥、机械化收获等关键环节开展社会化服务,全程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98%,带动农户提高水稻生产轻简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全面提升创建行动的组织化程度。

推行统一管理,实现均衡增产。大力推行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耕地整地、统一育秧插秧、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收获运输、统一烘干收储,统一品牌打造的“八统一”管理,完整覆盖了水稻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推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水稻种植技术水平。大力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集中流转土地3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2家,采取上门送教、田间指导、专题培训等方式,引导农户推广应用水稻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模式),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全程配套,实行一人带一批、一批带一村,起到了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注重品牌打造,延长产业链条。以“岔东大米、岔河大米”品牌为引领,以市级稻米加工龙头企业淮安市洪泽岔东绿色食品公司为依托,构建“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家庭农场+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打造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建成优质稻米订单化生产基地0.86万亩,成为优质“淮安大米”高标准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岔东大米”品牌化包装营销比率达90%,荣获2022年“江苏好大米”金奖1个、十大品牌1个、十大创优品牌1个,入选江苏省首届“苏米工匠”1名,江苏首批“中高端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优秀案例”1个。通过举办岔河稻米文化节、稻田迷你马拉松等活动,积极参加省内外稻米展示展销和品牌稻米评比活动,投资380万元建设岔河稻米文化展示馆,探索“稻米种植+观光体验+加工品鉴+网络营销”的联动发展模式,培育以“稻米文化”为主题的种植、加工、休闲体验与消费一条龙的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直接带动300余名村民、9个专业合作组织共同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420人,年带动农户人均增收58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