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以来,洪泽区各镇街充分结合自身特色,将实用性村庄规划、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行动等内容综合统筹,形成合力,全面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有力提振了乡村发展的综合竞争力。目光前瞻,汇集纵深推进的强劲合力。洪泽区黄集街道聘请了专业设计团队,对曹圩村进行整体规划,对每一处发展空间及腾退区域提出全覆盖的规划指导,利用区位优势承接服务白马湖景区游客,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态,有力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老子山镇则结合公共空间治理,统筹规划镇域发展空间及腾退区域,将龟山村三组18户房屋置换拆除,新建独立智能化污水处理厂、智能垃圾房、星级旅游厕所、停车场等一系列便民设施,对溢出土地进行绿化、铺设雨污管道、道路拓宽黑色化,完善了淮上人家居住小区周边基础设施配套,有效解决了原先道路窄、环境差、无公共厕所、污水横流等问题,美化了人居环境。改革创新,牵引大有可为的定向拉力。洪泽区朱坝街道将公共空间治理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国家试点项目)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整村搬迁、安置小区、6000亩高标准农田、生态河道、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等子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确权不确田、小田变大田”行动,将该村内土地以类似“股权”的方式,确定农民在村集体中占有相同亩数的土地,统一由村集体管理,收益按占比分配。通过该模式管理,不仅完成对零散土地资源的集中整理,同时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部分劳动力,增加了家庭收入。项目独特,集聚倾其所能的强硬动力。洪泽区高良涧街道贺接村原有一处24.5亩的废弃窑塘,因土地坑洼不平,河塘形成死水,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利用难度大。该村两委围绕本地千亩樱花园产业,创新推出“樱花+”模式,在废弃窑塘上建设樱花小微湿地公园,以樱花园为中心铺设780米花砖路、优化800米驳岸护坡,建设临水悬空混凝土站柱木栈道、小青瓦六角凉亭,对区域内植被进行整理、优化配植,增设停车场、照明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樱花农旅融合发展。目前,回收后的窑塘经改造升级后,蜕变成一道风景宜人、生态宜居的美丽风景线,贺接村正在以小微湿地公园为中心逐步美化周边环境,打造公园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