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区农业农村局召开2022年度农业农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大会,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剑指挑三拣四不愿干、不专业务不会干、担当缺失不敢干,积极做好产业融合发展大文章,全程聚焦乡村振兴工作任务。
一是强化政治建设,筑牢粮食稳产保供底线。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切实增强粮食安全是国内大循环的底线的认识,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守住稳产保供这条底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95.8万亩以上,产量48.7万吨以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确保完成高标准农田4.95万亩,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以单产促总产,努力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二是强化思想建设,推动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坚持理论清醒和政治坚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区特色资源禀赋,加大农业招商特别是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的招引,力争在10亿元农业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帮办服务,主动与企业对接项目筹备、手续办理、工程实施等各个环节,确保企业遇到的各种困难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寻短板,找差距,加强0.3-1亿元农业项目的招引和入库工作,推动农业项目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全年力争完成市农业重大项目新招引21个、新开工17个、新竣工12个,完成投资超21亿元,实现项目个数及投资额均超2021年。
三是强化组织建设,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发挥好党支部主体作用,以支部(部门)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推广畜禽、水产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秸秆深耕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提升行动,加快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4个。全年力争绿色稻米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0%以上。大力推进百亩连片以上池塘生态化改造,确保完成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面积2000亩以上。全年完成秸秆离田60万亩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争创“蒋坝螺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争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
四是强化作风建设,打造美丽宜居新型农村。牢记使命,不忘兴农、富民初心。紧扣市委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的总体目标,坚持把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宜居新农村作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着力提升乡村外在“颜值”、培育内在“气质”,不断构筑现代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协调有关部门着力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落实好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对治理后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公开规范交易。以“零火点”为目标,以禁烧禁抛为工作红线和责任底线,扎实做好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努力使“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成为全系统干部职工的鲜明特质。
五是强化担当作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要求,积极营造既风清气正、又有倾情关心爱护的良好环境,持续优化整合农业园区布局,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农业园区提质扩能,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改善基础设施,强化项目招引,全力打造展示现代农业形象的示范窗口,力争将南部片区农业产业园创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将岔河稻米产业园、西顺河渔业产业园、东双沟设施果蔬产业园等3个园区创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着力塑造“洪泽湖螃蟹”“岔河大米”等品牌特色,确保完成10个稻米加工企业、30个专业合作社、50个家庭农场授权应用主体培育。全面提升农村改革运用水平,全面开展国家级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提供持久动力。规范开展农业综合执法,既确保种植、养殖业健康发展,防控好动植物重大疫病,又确保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面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强化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延伸基层组织建设链条,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以党建助推乡村振兴。